- 青溪中學:"紳士""淑女"的搖籃
- 松江中山小學: "景賢"校訓, 央視曾專題報道
- 長寧區(qū)綠苑小學: 留白一周玩轉地球!
- 家門口好學校(58)江蘇路第五小學: 名校花開三朵枝繁葉茂
- 真如文英中心小學:365天,天天享受成長的快
- 華東師大一附中實驗小學:"一課四環(huán)", 營造"綠色生態(tài)"
- 平南小學:教育服務應該追求"零缺陷"
- 顓橋中心小學:你撫琴我打鼓,奏出童年精氣神
- 延安初級中學, 開設近70門拓展型課程!
- 曹楊二中附屬江橋實驗中學: "磁性課堂"有魔力
- 新農(nóng)學校: 少年宮搬進學校, 培養(yǎng)學生愛科技愛農(nóng)業(yè)!
- 上外松江外國語學校: 請家長當"一日校長助理"
文章-松江中山小學: "景賢"校訓, 央視曾專題報道
松江中山小學: "景賢"校訓, 央視曾專題報道

家門口的好學校
上海市松江區(qū)中山小學
在城市化進程中,區(qū)域名校面對的挑戰(zhàn)有哪些?如何在提升教育質量、辦好人民滿意教育方面實現(xiàn)新的突破?松江區(qū)百年名校中山小學給出的答案是:在傳承中守正,在守正中出新,基于人的全面發(fā)展與文化傳承,努力培養(yǎng)適應社會發(fā)展的現(xiàn)代人。
▲學校開展責任月疊衣服比賽。
見賢思齊 全面發(fā)展
中山小學是一所百年名校,位于松江老城,前身為景賢書院,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改建為華婁官立高等小學堂。站在百年歷史的征程上,如何沿襲景賢書院之文化?基于人的全面發(fā)展與文化傳承,如何培養(yǎng)適應社會發(fā)展的現(xiàn)代人?
校長諸斌根說,學校尋求的突破之路是培育“三基”景賢人。“景”為景仰,“賢”為賢能,“景賢”意為見賢思齊。
央視新聞頻道曾專題報道中山小學的校訓文化!
<點擊學??ㄆ刹榭?span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0px; max-width: 100%; box-sizing: border-box !important; overflow-wrap: break-word !important; color: rgb(192, 0, 0);">2020年最新招生簡章哦!>
基于人的全面發(fā)展,學校著力于夯實學生的三大基礎。一是讓學生最終達到“四有”,即有一顆感恩的心、有承擔責任的勇氣、有言行誠實的表現(xiàn)、有懂得寬容的氣度,以此夯實做人的基礎;二是學生要達到“五會”,即會寫字、會演講、會運動、會動手、會唱歌等,這是學生走向社會的基礎;三是學生要具有“四力”,即學習動力、學習毅力、學習能力、學習創(chuàng)造力,這是一個人終身學習的基礎?!拔覀兲岢隽恕粚嵒A,為每一位孩子的終身幸福奠基’的辦學理念,聚焦學生基本品行、基本能力、基本學力,整體規(guī)劃設計學校課程體系,從育德、育能、育力三個維度開發(fā)建設了景賢校本課程。”諸斌根說。
▲感恩月班班有歌聲比賽。
改變評價 撬動課改
近年來,學校老師達成了一個共識,培育“三基”景賢人,教學的出發(fā)點和著力點應從關注如何“教”轉變?yōu)殛P注如何“學”,從而讓課堂成為培養(yǎng)學生素養(yǎng)的主陣地。學校改進課堂教學、促進課堂轉型的實施策略是“明學情、研教材、調課堂、用資源、重評價”。明學情——找準學生的現(xiàn)實起點和邏輯起點,教在學生學的起點上,育在學生品行的細節(jié)處。研教材——領會課程標準,把握學科核心素養(yǎng)。調課堂——啟迪、點撥、指導、激勵,讓學生主動學習,自信展示。用資源——關注課堂生成,因勢利導,促進智慧疊加。重評價——細化素養(yǎng)目標,評價伴隨,發(fā)展學力。
以低年級語文學科為例,學校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征和生理特點,為了改變紙筆測試的片面性和局限性,嘗試通過表現(xiàn)性評價撬動課堂教學的改進。首先組織教師研讀全國和上海課程標準中關于低年段語文教學的要求,逐條對比,把紙筆測試無法測到的內容進行歸類和整合,結合課堂教學實際,從傾聽、說話、朗讀、寫字四個方面確定評價內容,細化評價指標。在日常教學中,老師們還將這些指標編成了兒歌:“我會聽,專注安靜不插嘴,東張西望不能要;我會說,禮貌大方口齒清,說話完整聲音響;我會讀,身正腳平書放好,左按右指不拖調;我會寫,學習用品準備很重要,一尺一寸一拳要做到?!?/span>
▲學校古琴社團參加2018年少兒新春特別節(jié)目演出。
立德樹人 夯實品行
張彥婷是中山小學三年級的學生,他的爸爸張寶磊清楚地記得女兒第一次洗碗的情景。有一次吃晚飯的時候,小張同學主動提出來要幫家人洗碗,爺爺馬上阻攔說:“這不是你干的活兒,安心去寫作業(yè)?!钡?,小張還是系上圍裙開始收拾碗筷??粗畠阂惶艘惶说貋砣N房端盤子、刷碗,忙得不亦樂乎,張寶磊的心里覺得很欣慰。他原以為這是學校布置的一次作業(yè),但從那以后,女兒只要有空就會掃地、整理房間,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事。慢慢的,她的動手能力也變強了,自理能力提高了,也更能理解父母的辛苦了。
小張的變化恰是得益于學?!八挠小敝黝}教育課程,通過《小鹿會感恩》《小鹿擔責任》《小鹿講誠實》《小鹿懂寬容》等課程,以及每年三月的“感恩月”、五月的“寬容月”、十月的“責任月”、十二月的“誠實月”等主題活動,她已經(jīng)逐漸知道做人要會“感恩”、擔“責任”、講“誠實”、懂“寬容”。
諸斌根說:“學校把‘立德樹人’內化為一種校園文化,滋養(yǎng)每一個學生的成長。讓學生從進校門到畢業(yè),經(jīng)過五年的成長,夯實做人的基本品行?!睆垖毨趧t表示,作為家長深深地感受到學校教育孩子的正確理念和方法,對他也是一種教育和帶動。
<點擊學??ㄆ刹榭?span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0px; max-width: 100%; box-sizing: border-box !important; overflow-wrap: break-word !important; color: rgb(192, 0, 0);">2020年最新招生簡章哦!>
圖片由學校提供
信息來源:上海教育,如有侵權,請及時聯(lián)系管理員刪除。
查看更多

聲明:本文由上哪學團隊(微信公眾號ID: shangnaxue)原創(chuàng)整理制作,轉載請注明來源和出處,否則追究法律責任。
